1月26日是传统的初五迎财神吉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这一数据已经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
同时,推广整链授信模式,推动链主企业为上下游企业增信。力争2023年全市制造业贷款规模突破3300亿元。
新年开局,东莞已投入2.4亿元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促产,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正进一步推动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持续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当前,东莞制造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28万家,工业企业超过20万家,营收超千亿企业3家,超百亿企业24家,构建了万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万亿级规模,智能移动终端纳入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东莞将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更加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市重大科技项目库,支持市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成果转化,2023年认定30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0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产业空间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支持链主企业参与新型产业用地(M0)、工改M1等项目开发建设。
《若干措施》提出,东莞将推进镇村工业园整治改造,2023年启动不少于 10个园区升级改造。在一系列举措落地后,东莞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东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相关资料图)中国银联1月31日于官网公告,根据中国银联相关规定,现决定自2023年1月16日起,终止故城家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安合丰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游瑞狮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闽清瑞狮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建阳瑞狮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定瑞狮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临潼海丝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户县海丝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三原海丝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成员资格
这是1月20日拍摄的长沙市天心区黄兴路步行街商区(无人机照片)。很多经济体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可能有助于提振经济,通胀水平也可能会更快下降。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预计将由2022年的2.7%大幅降至1.2%,明年预计为1.4%。IMF指出,威胁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已有所缓解。
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10月的2.7%上调至2.9%。(资料图片仅供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0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尽管如此,此次上调后的全球经济预期增速仍低于去年增速预测值3.4%。不过,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为经济更快增长铺平道路,全球通胀形势也有望缓解。今明两年全球贸易量增幅预计分别为2.4%和3.4%,均低于去年预估值5.4%。(新华社发,朱子于摄) IMF认为,全球高通胀今年有望缓解,预计今年通胀率将从去年的8.8%下降至6.6%,明年将进一步降至4.3%。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标签: 全球经济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同时,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至3.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达4%,明年预计将达4.2%。全球融资条件收紧则可能加剧债务困境和金融市场波动。
但乌克兰危机若继续升级将加剧地缘政治危机,阻碍经济发展。欧元区经济有望分别增长0.7%和1.6%。
1月12日,顾客在美国纽约一家超市购物。其他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增速今明两年预计分别为1.4%和1%。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IMF认为,中国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5.2%,高出此前预测值0.8个百分点,明年有望继续增长4.5%。IMF认为,全球经济活动仍将面临各经济体央行上调利率以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压力而业绩不是特别好的品种,跌幅则比较大。我还想强调一点,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企业很卷,卷的第一个结果是很多公司已经被淘汰,卷的第二个结果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没有竞争对手了,也就是说一个中国的龙头公司,也可能是世界的龙头,比如中国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占率在持续提升,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占率提升了7-8个点。但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在提高,伴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预计未来中高端制造业会越来越好,所以未来的投资,可以从制造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去找机会,像新能源、高端制造业、医药等。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我看好竞争格局比较好,产品、成本有比较优势的龙头股票,因为这些股票未来的业绩增速、长期竞争力还是比较好的。
王妍: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展望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会比过去2年有所下降,但这并不代表行业没有发展的机会,相对而言,它还是处于一个较为快速增长的过程,预计依然是所有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之一。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对于公司的业绩增长,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自于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长。
第二个来自于公司本身的竞争力。请问消费和投资,哪个会成为2023年的发力点? 曹春林:如果没有投资,不能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居民的收入水平没有提高,消费可能起不来。
如果一定要从消费和投资中选一个,我更偏向选消费,但同时投资也不能缺失。问:近几年您对新能源赛道的关注度比较高,2023年您会考虑在投资中加入其他的行业吗?2023年您还看好哪些行业?曹春林:我管理的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股票基金,这个产品由于合同约束,只能买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标的,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看好电池、智能化环节等。内部看,因为疫情影响和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行,大家对经济的预期、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都不是很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属于制造业,制造业有它自身的规律,在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剩下的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会特别多。
回顾2022年,外部环境不太友好,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叠加,全球的能源,粮食、大宗商品等价格飙升,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非常高,美联储也采取了比较罕见的加息政策,实体经济、全球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当行业增速下降的时候,如果公司的增速远高于行业增速,即在行业里面跑出了非常强的阿尔法,未来增长持续性也更强,这样的企业更有投资价值。
总体看,2022年表现较好的品种,主要是受乌克兰危机正面影响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石化等大宗商品,其他股票整体估值被大幅压缩。但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经历快速增长后,增速会慢慢降下来,这是一个规律。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肯定还有很多其他行业值得关注。因为再好的公司,在行业下行的阶段,也很难实现好的增长,所以要在好的行业或更平稳的行业中去选更好的股票。
大部分的股票,即使业绩有所增长,但还是顶不住估值压缩的压力。曹春林: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22年的A股估值被明显压缩。投资要看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看法,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我们说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现在看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甚至人口已经变成一个负面的因素,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而公募产品通常至少要投资10到20个以上的公司。
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好处是产品的同质性不那么强,产品技术、规模、成本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性,因而优胜劣汰的情形较为突出,后面的企业快速被淘汰,龙头公司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我管理的其他产品,肯定会投除新能源汽车以外的行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每一个制造业最后能剩下的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不会特别多,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经过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的估值调整后,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合理偏低的位置,因而2023年的机会可能会更多。放在全球的维度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每个环节竞争力都很强,2022年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出口增速很快,中国很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海外都很受欢迎,所以一些企业的估值有往上拓展的空间,前提是我们要仔细挖掘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未来市占率还在不断提升的企业。
但需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业的贝塔不能为负。中游,大家担心产能快速扩张,未来无法消化,但我认为实际能扩出多少产能尚不确定。